流行歌單中有許多芭樂歌單,像是小幸運,那些年,那些在KTV大家都可以一起大合唱而且每個人都會唱的那種歌曲。
 
那古典音樂裡也有這種「芭樂金曲」嗎?有沒有哪些音樂是大家都一定「耳熟能詳」的呢?
 
這個答案是,絕對有的,我相信有很多曲目在「生活」中時常陪伴著我們,但是,在古典音樂中,往往會碰到的狀況是,「我聽過,但是我不知道曲名」!
 
因此,島嶼樂集站在音樂教育推廣上,想為大家帶來「熱門」及「冷門」樂曲介紹!在購買樂譜的同時,希望您也能同時獲得很多關於音樂的小常識唷!😊
 
 
 
 
熱門曲目介紹企劃 -莫札特的《小星星變奏曲》
 
在今天島嶼樂集的《那些年,我們喜愛的古典芭樂金曲》中,想為大家帶來一首,相信大家都一定聽過的旋律:《小星星變奏曲》。
音樂神童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於奧地利薩爾茲堡,為音樂史上古典時期的重要代表作曲家之一。
從小巡迴歐洲演出的莫札特,關於他的神童事蹟有許多,最著名的例子便是他曾經蒙上眼演奏鋼琴,並且小小年紀就曾在王公貴族面前演奏過。音樂能力超越凡人的莫札特從小也展現出創作能力,在他八歲的時候便創作了第一首的交響曲,之後也成為音樂史上十分多產的作曲家,除了鋼琴曲、莫札特在古典歌劇史上也是很重要的代表作曲家。生於古典時期的莫札特,人們常以詼諧、玩笑、輕快、單純、乾淨、優雅等形容詞用於形容他的音樂作品,如同他就像個一輩子沒長大的孩子一樣,他的音樂呈現出的感覺非常明亮,但也不失內涵。聆聽莫札特音樂是一個享受,因為你可以擁有多層次的想像,可以簡單也可以複雜。👏
⭐️小星星變奏曲的小故事:
莫札特的小星星變奏曲中的主題旋律是莫札特取材自法國民謠​​‘Ah! Vous dirai-je, Maman’中的旋律,再加以編寫成十二個變奏的鋼琴獨奏作品,為作品編號265。許多人探討的是他的原本作品「媽媽,請聽我說」這首樂曲的取材內容,但很少人去討論的是為什麼這首作品編號265成為現在全世界的人們所熟知的《小星星》或稱《小星星變奏曲》(Twinkle Twincle little star)。
事實上,若要將音樂與歌詞分開來討論,音樂的出現則是先於《小星星》這首樂曲的歌詞。現今,我們常會唱著「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這個歌詞是由1806年英國詩人泰勒 (Jane Taylor) 所創作。而泰勒所創作的歌詞版本也成為大家最常使用於此曲中的歌詞,因此,《小星星》便這樣的被廣為流傳。但是,這段旋律事實上是有很多替換的歌詞可使用於各種的童謠及搖籃曲中,甚至,各國也因為翻譯的不同有多元的使用,另一個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大家一開始學英文時都曾經吟唱過的字母歌「A、B、C、D、E、F、G」,也同樣是使用這段主題旋律來套用的。🤗
原版的《小星星變奏曲》,原文曲目為Mozart: 12 Variations on 'Ah, vous dirai-je maman', K.265,此曲適合中上程度學生開始練習,也很適合當作音樂會的曲目。因為是變奏曲的緣故,主題的演奏是很重要的,然而,如果今天學生對於此曲有極大興趣卻無法練完全部變奏時,老師們也可以採分變奏的方式讓學生演奏,在音樂會時,也可以試著為學生挑選變奏與變奏之間較為不同的變奏來演奏,例如小調,或是左手變奏及右手變奏的選曲,都可以為整個表演的過程帶來比較多樣豐富的感受。而如果程度及時間的允許,我則會建議老師們應該將全曲的演奏放在第一優先的考量,因為畢竟音樂的切割,一方面會造成樂曲的不完整,另一方面學生也少了完整演奏的體驗,也會是有一點可惜的部分。
#其他有關小星星的趣事 :改編版本、樂曲版本比較
關於《小星星變奏曲》,因為主題清晰簡單,除了演唱上容易,演奏上也不難,因此,也可說是一個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範本。這首風靡全世界的樂曲,也成為大家多方改編的對象。在線上購譜musicnotes的網站中,單就小星星就有19個不同編制版本的出現,也因為這樣的例子,也可以讓大家進一步的思考,這個簡單的旋律,就像是一串全世界都通行的密碼,不論到何處,這首樂曲是一首在世界各個角落都聽得到的歌曲。建議大家,也可以試著將這首樂曲當作初學作曲時的一個改編及分析時的範本,試著作不一樣的變奏,作不一樣的樂曲編制,《小星星》對我們來說,不只是一個芭樂旋律的魔咒,他也帶給我們更多教學上的素材來思考!🤓
 
 
✨最後本文章選用此影片,由奧地利鋼琴家海布勒Ingrid Haebler演奏,此鋼琴家以詮釋莫札特作品為名。
一起來欣賞🎹
 
詳細參考資料將列於部落格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