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諸多音樂老師,心中的疑惑,其實是視角沒有切換成「家長模式」
一直執念於「老師我認為這樣才是對的」
卻忽略「去了解家長到底真實的心聲跟想法」
當我們不理解對方心態,那溝通鐵定障礙重重

因此本篇,我就針對「家長到底在想什麼」?來讓大家一窺「也許你從沒想到的家長心聲」
我這邊舉兩個例子:

1.家長選擇才藝的方式:

家長在幼兒時期跟小學低年級時期,因為課業壓力還尚未很重,他們不會一開始就下定決心讓孩子長久學音樂,會先進行第一輪的「探索」,第二輪,家長會槓掉很多才藝項目,很多老師以為是以「小朋友的興趣」,雖然小朋友興趣是一大主因,但就我觀察其實一探究竟,家長是以「哪個才藝項目讓我覺得比較有未來性?」&「哪個機構比較認真努力?」&「哪個老師比較常讓我感覺到會跟我互動?」來評估
因此最後留下來學音樂會綜合著:小孩喜歡+家長也喜歡(老師.環境.制度)
 
2.老師要先跟孩子講好

很多家長都會有個熱切盼望,那就是「老師可不可以先幫我規定好小孩?」,家長會覺得,老師你先幫我規定好小孩包含練琴跟要做的事情,我身為家長的才能夠順著老師的指示去做,但老師你都不規定,也不告訴小孩要做什麼?小孩回家就只會跟我盧「老師又沒說,媽媽妳不要多嘴!」
這樣家長真的就是會「非常難做事」

因此,讓家長「好做事」是家長認為老師好與不好的重要指標!
能夠理解對方視角,就像是音樂教室老師了解班主任立場,班主任理解老師,資方了解受雇方,餐廳老闆了解顧客,能夠有「了解對方的胸襟」,都會讓我們工作的心情不容易因為不了解而變得不美麗,做起事來,不會欠考慮,而會思量周全
這邊文章只講其中的兩點,還有其他十點,詳見葉盈老師音樂經營付費社團唷!


關於葉盈老師|作者介紹
  • 經營 新莊 小小音樂家音樂教室 15年 ​
  • 經營免費社團   請點選:跟著葉盈老師一起來學音樂教育經營
  • 經營付費社團 
  • 開過逾300多場大小音樂會,並都是統籌者跟主持人.
  • 交手過的家長跟學生逾千人次
  • 領導過的老師逾百人
  • 寫過的文章破千篇
  • 開過的講座逾20場.皆為不同的主題
  • 經歷的挫折無數個.克服的問題也是無數題
  • 生養一個女兒韵韵也正在陪她經歷練琴跟生命的各種大小開心煩事
  • 跟大家一起體驗現今時代的種種喜怒哀傷
▍葉盈老師是一個真正做事.並且與大家站在一起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