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討論一種舞曲的解讀,也是在營造一場火光中的聆聽——
《巴赫上架中》講座側記

島嶼樂集音樂書店店長|謝依庭

 

「這就是我一直想要辦的活動的樣子啊!」
這是店長我,在聆聽這場講座時,內心一直浮現的聲音。

雖然《巴赫上架中》這場新書分享會一開始報名人數不多,讓我一度有些擔心,但幸好後續宣傳有起效,最終共有 17 位來賓蒞臨島嶼,一起參與這場不一樣的音樂對話。

 

音樂書店與音樂書籍的距離?

 

音樂書籍之於音樂書店,理應是緊密連結的關係,然而當作者 周靖庭 來到島嶼時卻提到,這類音樂書的主要讀者,反而多是「音響迷」、「發燒友」或「樂迷」,而不是傳統音樂書店的主要客群。

這也讓我再次陷入思考——
為什麼樂譜店、音樂書店與音樂書籍,會被區分開來?
為什麼音樂書店的來訪者,幾乎都是「老師」呢?
這些問題,其實從我開始經營島嶼以來,就一直放在心上。

 

講座內容分享:重新認識巴赫

 

 

講座開場,作者就用他獨特的視角切入,分享他對 巴赫 的理解與熱愛。他從食物、文字遊戲、數字密碼開始,帶大家打破過去對這位「巴洛克時期大師」的既定印象。

以往提到巴赫,大家最熟悉的也許是他的宗教背景、複音音樂的技術性,但這場分享會讓我們看到:

巴赫的作品其實藏有大量「文字密碼」和「數字遊戲」,像是在樂譜裡寫詩。

當我們在討論一個作品,一種舞曲的解讀。除了看到國家,也可以享受一種情境。

 

小周用「布雷舞曲」來舉例,說明一首舞曲的詮釋不只跟地理文化有關,也跟情境與想像力有關。他描述「圍繞營火聆聽布雷舞曲」的畫面,讓大家聆聽音樂時立刻進入狀況——這不就是音樂最迷人的地方嗎?

而談到巴洛克時期的 Double 樂段,他也提到這是一種將原本的和聲結構重新變形、挖掘新可能的創作方式。從這些例子中,我們彷彿更接近了那個時代,也更覺得這些音樂其實離我們並不遠,而是那麼親切、那麼有趣。

 

音樂在書店流動的那一刻

 

《巴赫上架中》這場講座,對島嶼來說,是一次全新的活動體驗。

我們不只是辦了一場講座,更在書店裡認真地聽音樂、談音樂。當音樂環繞在整間書店的空氣裡,我真的有一種「人都要醉了」的感覺(笑)。看到活動成功舉辦,看到大家的反應,我的內心是滿到不行的。

 


後記:我們無所不可,只要談的是音樂

 

這場活動也讓我更篤定:島嶼要繼續做這些「不太一樣」的事情。
只要是關於音樂的分享,不管是樂譜、書籍、錄音還是創作——我們都無所不可。

讓音樂在書店裡被好好地聽見與討論,這樣的場景,還會有更多的吧?我真的很期待。

 

今日討論的影片之一,與大家分享 NHK製作的Bach Canon 影片,以視覺帶動聽覺:14 canons / J.S.B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