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哈農鋼琴教本的模進法為基礎加上變奏技巧,以主三和弦的分解和弦音:主音、中音、屬音為骨幹,在其前後或中間加入和弦外音編寫成135首變奏練習曲,將和弦理論溶入於鋼琴曲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所有三和弦及和弦外音的知識,奠定和聲學基礎。
【寫作動機】
1. 導因於Hanon六十首練習曲。從開始學習鋼琴不久,教師即指定Hanon必須彈奏的教本,那時所知道的Hanon是一本樂譜的名字。進入音樂系之後,Hanon仍為必彈的練習曲,上課時很容易就通過了。到了為人師表當起鋼琴教師的時候,才發現Hanon原來是一個人名,以人名作為書名,在我國實是罕見。為了要教學生,就得研究每一首的練習要點。教得次數越多,越發現這本書的重要;越研究越感覺Hanon的偉大,因為他能用簡短的素材以模進法寫成一本大家都必須練習的樂曲,使學生因而具備了鋼琴家最基本的指法基礎。
2. 由於多年的教學經驗。從民國四十八年任教迄今,已屆三十個年頭。學生的年齡從四歲到五十歲,包括男女老幼。所發現的問題,從鋼琴的指法到音樂理論,可謂包羅萬象。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音樂科系的學生中,普遍有下面幾種現象:
(1) 彈奏鋼琴時,採用死背的方式,不知道左、右手的音符有著密切的關係。
(2) 練習鍵盤和聲時,左手彈對了和弦的根音,但不知右手是那幾個音。
(3) 演出或考試時,一時大意,只記得右手的曲調,卻記不起左手的音符,於是無法接下去,只好再從頭開始。
(4) 彈奏時會用固定唱名法唱出曲調的唱名,但卻不知道某音是某調的第幾音級。
(5) 已經會背譜彈奏的樂曲,但說不出主音與調名。
(6) 分析樂曲的和聲,無法肯定的指出和弦音與和弦外音。
為了改善前面幾點缺失,筆者乃運用Hanon的模進法加上變奏的技巧,寫作了一百三十五首練習曲,將和弦理論溶入於鋼琴曲中,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所有三和弦及和弦外音的知識,奠定了和聲學的基礎。
【寫作方法】
以主三和弦的分解和弦音(主音、中音、屬音)為骨幹,在其前後或中間加入和弦外音寫成變奏練習曲。
【設計要點】
第一首為全書的骨幹,第一小節的高音部分為主曲調,全書一百三十五首均依據此主曲調加以變奏。
有關音樂理論部分:
1. 和聲方面:
(1)和弦進行採用下屬調進行法,即逐下節將和弦的根音往下進行完全五度。和弦名稱如下:
① 大調:
C-F-Bb-Eb-Ab-Db-F#(Gb)-B-E-A-D-G-C
② 小調:
Cm-Fm(A#m-D#m-G#m,Bbm-Ebm-Abm)C#m-F#m-Bm-Em-Am-Dm-Gm-Cm
改為小調練習時,每曲均包含十二個小調的主和弦(No.4除外)。
(2) 除了第二、三、四首外,每小節的三和弦均可作為次小節的屬和弦。
(3) 以第一、二小節為模型,每兩小節作下行大二度的模進〈只有在第三次模進時,因Gb必須轉換F#,故將大二度改為減三度記譜)。最後終止在第一小節的三和弦。
(4) 第一小節高、低音部均用分解和弦的寫法。高音部從中音Mi開始下行;低音部從根音Do開始上行。
2. 對位方面:第一首練習曲
(1) 第一小節採用一對一的對位法寫成。二聲部的音程3度―6度―8度―3度。
(2) 第二小節是第一小節的轉位,但為下屬調。二聲部的音程6度―3度―8度―6度。
3. 曲調方面:根據第一首練習曲第一小節的高音部主曲調作各種變奏。參見Inhalt。
4. 節奏方面:本書旨在認識與運用和弦外音,故不作較難節奏的變奏,但力求不用相同的節奏。
有關練習曲內容部分:要練習和弦外音,必先確定和弦音,筆者根據此原則創作一百三十五首練習曲如下:
1. 和弦音練習曲:No. 1~No. 16
2. 經過音練習曲:No. 17~No. 34
3. 助音練習曲:No. 35~No. 67
4. 倚音練習曲:No. 68~No. 101
5. 掛留音練習曲:No. 102~No. 105
6. 先來音練習曲:No. 106~No. 109
7. 鄰音練習曲:No. 110~No. 135
【練習時應注意的事項】為求充分發揮前述的教育功能,練習時應注意下列各點
1. 要了解:C和弦就是C大調的主和弦。
F和弦就是F大調的主和弦。
降B和弦就是降B大調的主和弦。餘類推。
2. 要背唱主曲調:
(1) 練習時,用首調唱名法背唱主曲調(Mi―Do―Sol―Mi)到最後一小節。
(2) 再用同樣的方法背唱第一小節的低音曲調(Do―Mi―Sol―Do)到最後一小節。
3. 要記住兩小節雙手的音程:3度―6度―8度―3度 | 6度―3度―8度―6度|。
4. 改用小調練習時,要了解Cm就是c小調的主和弦,Fm就是f小調的主和弦。
5. 為了適應大人與兒童均能練習本書的練習曲,除有圓滑線的音符外,均可採用斷奏法練習。沒有註明指法的地方,均可選用適合自己的指法。
6. 從第十七首起就是和弦外音的練習曲,彈奏時必須了解和弦外音的名稱,如經過音、助音、倚音……等。
7. 從慢速度練到所能夠達到的快速度,以不會彈錯為原則,並且要背譜彈奏。
8. 每一首練習純熟後,可改從任何一小節開始作十二個大(小)調主和弦的循環練習。
9. 領悟力好的學生不必每一首練習,可挑選其中重要的加以熟練即可。
【作者簡介】
張統星,1932年12月5日生於福建省。
學歷
台灣省台北師範學校普通科畢業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結業
經歷
台灣省基隆市國民學校教員
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學校音樂科教員
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專科學校音樂科講師、副教授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教授
國立編譯館「國民小學音樂課本及教學指引」編輯小組委員
教育部「國民小學音樂設備標準」修訂委員
著作
101種基本伴奏法 樂韻出版社
為和絃外音而設計的135種變奏練習曲 全音樂譜出版社
音樂科教材教法 全音樂譜出版社
基礎聽唱教本 全音樂譜出版社
IIVV句型和聲學 上、下冊(附解答) 全音樂譜出版社
台灣光復後「北師音樂教育發展史」樂韻出版社
經過音研究 樂韻出版社
榮譽
曾榮獲行政院國科會三度頒發著作甲種獎,並當選為國科會優等研究講助費獲獎人
當選北師百周年校慶首屆傑出校友
內容簡介及提供:大陸書店
本賣場為大陸書店之經銷商